
一、智慧管理:
依据《智慧医院建设指南》(DB34/T 4011-2021)的规范指引,智慧医院巧妙地融合了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及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精心打造出一个互联互通、感知智能的医疗服务新生态。这一创新模式不仅有效整合了医疗资源,还极大地优化了服务流程,规范了诊疗行为,显著提升了诊疗效率。同时,它也为临床决策和医院管理决策提供了强有力的辅助支持,真正实现了患者就医的便捷化、医疗服务的智慧化以及医院管理的精细化。
在智慧管理的分级体系中,共设定了五级标准以衡量医院智慧化建设的成熟度。令人瞩目的是,啄木鸟智慧管理系统已经成功达到了四级建设标准,这标志着其在智慧医院建设的道路上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四级标准的达成,意味着啄木鸟智慧管理系统在资源整合、流程优化、决策支持以及患者服务等多个方面均展现出了高度的智慧化水平,为进一步提升医院管理效能和医疗服务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评估结果分为0级至5级。分级原则如下。
(一)0级:无医院管理信息系统。手工处理医院管理过程中的各种信息,未使用信息系统。
(二)1级:开始运用信息化手段开展医院管理。使用信息系统处理医院管理的有关数据,所使用的软件为通用或专用软件,但不具备数据交换共享功能。
(三)2级:初步建立具备数据共享功能的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在管理部门内部建立信息处理系统,数据可以通过网络在部门内部各岗位之间共享并进行处理。
(四)3级:依托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初级业务联动。管理部门之间可以通过网络传送数据,并采用任意方式(如界面集成、调用信息系统数据等)获得本部门之外所需的数据。本部门信息系统的数据可供其他部门共享使用,信息系统能够依据基础字典库进行数据交换。
(五)4级:依托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中级业务联动。通过数据接口方式实现医院管理、医疗、护理、患者服务等主要管理系统(如会计、收费、医嘱等系统)数据交换。管理流程中,信息系统实现至少1项业务数据的核对与关联检查功能。
(六)5级:初步建立医院智慧管理信息系统,实现高级业务联动与管理决策支持功能。各管理部门能够利用院内的医疗、护理、患者服务、运营管理等系统,完成业务处理、数据核对、流程管理等医院精细化管理工作。建立医院智慧管理数据库,具备管理指标自动生成、管理信息集成展示、管理工作自动提示等管理决策支持功能。
二、电子病历:
电子病历,作为个人终生健康状态和医疗保健信息的电子化记录,全面替代了传统的纸张病历,成为医疗过程中的核心信息源。它不仅能够满足所有诊疗、法律和管理需求,还极大地提升了医疗信息的便捷性和准确性。在电子病历的分级体系中,共设有9个级别,从0级至8级,每一级都代表着电子病历系统功能和信息集成度的显著提升。
目前,啄木鸟健康在电子病历领域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成功实现了7级标准。这意味着啄木鸟健康的电子病历系统已经具备了高度的智能化和集成化能力,能够全面支持临床决策、患者管理、医疗质量控制以及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这一成就不仅彰显了啄木鸟健康在医疗信息化领域的领先地位,更为广大患者提供了更加高效、便捷、安全的医疗服务体验。
电子病历评级有9个等级,具体如下:
0级:未形成电子病历系统。医疗过程中的信息由手工处理,未使用计算机系统。
1级:独立医疗信息系统建立。使用计算机系统处理医疗业务数据,所使用的软件系统可以是通用或专用软件,可以是单机版独立运行的系统。
2级:医疗信息部门内部交换。在医疗业务部门建立了内部共享的信息处理系统,业务信息可以通过网络在部门内部共享并进行处理。
3级:部门间数据交换。医疗业务部门间可通过网络传送数据,并采用任何方式(如界面集成、调用信息系统数据等)获得部门外数字化数据信息。本部门系统的数据可供其他部门共享。
4级:全院信息共享,初级医疗决策支持。通过数据接口方式实现所有系统(如HIS、LIS等系统)的数据交换,实现病人就医流程信息(包括用药、检查、检验、护理、治疗、手术等处理)在全院范围内安全共享。
5级:统一数据管理,中级医疗决策支持。各部门能够利用全院统一的集成信息和知识库,提供临床诊疗规范、合理用药、临床路径等统一的知识库,实现决策支持服务,并能够为医疗管理和临床科研工作提供数据挖掘功能。
6级:全流程医疗数据闭环管理,高级医疗决策支持。检查、检验、治疗、手术、输血、护理等实现全流程数据跟踪与闭环管理,并依据知识库实现全流程实时数据核查与管控。
7级:医疗安全质量管控,区域医疗信息共享。全面整合医疗、公共卫生、健康监测等信息,完成整合型医疗服务,能够利用院内外医疗信息进行联动诊疗活动。
8级:健康信息整合,医疗安全质量持续提升。整合跨机构的医疗、健康记录、体征检测、随访信息用于医疗活动,对比应用区域医疗质量指标,持续监测与管理本医疗机构的医疗安全与质量水平。
其中,0~3级是初级水平,重在数据采集;4~5级是中级水平,重在信息共享;6~8级是高级水平,重在智能支持。
三.智慧服务:
医院智慧服务分级评估标准,隶属于国家卫健委的智慧医院建设标准体系,是衡量医院如何运用信息技术响应患者医疗服务需求、改善就医体验、强化患者信息互联互通以及提升医疗服务智慧化水平的重要标尺。该评估标准从医院提供的智慧服务功能及其对患者产生的实际效果两个维度进行综合考量,共划分为0级至5级六个层次。
值得骄傲的是,啄木鸟健康表现不俗,其智慧服务系统已能够达到四级标准,展现了在提升患者就医体验、促进医疗信息互联互通方面的显著成效。
对医院应用信息化为患者提供智慧服务的功能和患者感受到的效果两个方面进行评估,分为0 级至5 级。
(一)0 级:医院没有或极少应用信息化手段为患者提供服务。医院未建立患者服务信息系统 ;或者在挂号、收费、检查、检验、入出院、药事服务等环节中,面向患者提供信
息化服务少于3 个。患者能够通过信息化手段获取的医疗服务信息较少。
(二)1 级:医院应用信息化手段为门急诊或住院患者提供部分服务。医院建立服务患者的信息系统,应用信息化手段对医疗服务流程进行部分优化,在挂号、收费、检查、检验、入出院、药事服务等环节中,至少有3 个以上的环节能够面向患者提供信息化服务,患者就医体验有所提升。
(三)2 级:医院内部的智慧服务初步建立。医院应用信息系统进一步优化医疗服务流程,能够为患者提供智慧导医分诊、分时段预约、检查检验集中预约和结果推送、在线
支付、床旁结算、生活保障等智慧服务,患者能够便捷地获取医疗服务相关信息。
(四)3 级:联通医院内外的智慧服务初步建立。电子病历的部分信息通过互联网在医院内外进行实时共享,部分诊疗信息可以在院外进行处理,并与院内电子病历信息系统实时交互。初步建立院内院外、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医疗服务流程。
(五)4 级:医院智慧服务基本建立。患者医疗信息在一定区域内实现互联互通,医院能够为患者提供全流程的个性化、智能化服务,患者就诊更加便利。
(六)5 级:基于医院的智慧医疗健康服务基本建立。患者在一定区域内的医院、基层医疗机构以及居家产生的医疗健康信息能够互联互通,医院能够联合其他医疗机构,为患者提供全生命周期、精准化的智慧医疗健康服务。